(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汉中“双百”城市战略实施等重大发展机遇,以科学发展和富民强县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为重点,以改革开放、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统筹发展、项目带动、对外开放和汉南一体化战略,强力推进城市经济、园区经济、旅游经济大发展,奋力把南郑打造成陕西经济强县、旅游名县、最佳人居县。
(二)发展原则
始终坚持“五大原则”:
1.坚持调整结构原则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在加快发展中调结构促转型、在调结构促转型中促发展。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优化扩大第二产业,巩固发展第一产业,使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2.坚持突出特色原则
依托我县丰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稳步发展茶叶、生猪、烤烟、中药材和蔬菜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努力培育壮大烟草、矿产冶金、机电加工、新型建材和农产品加工等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核心,绿色人居、餐饮娱乐、仓储物流、商务会展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促进优势转化,打造特色产业和品牌。
3.坚持统筹发展原则
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加快城市化步伐,提高城市化水平。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坚持以城带乡,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4.坚持注重民生原则
从解决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5.坚持持续发展原则
“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我县打造为国家级生态县。重点发展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经济,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战略
“十二五”期间,我县紧紧围绕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园区经济和旅游经济,奋力实现陕西“经济强县、旅游名县、最佳人居县”目标。即“133”战略:
“1”:一条主线——以汉南一体化进程为重点,以加速推进南郑城市化进程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社会民生水平,倾力打造汉江南岸新兴亮点城市。
“3”:三大经济
——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依托汉中“双百”城市战略,重点发展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绿色人居等生活性服务业,增强消费吸引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商务、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会展经济、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着力区位优势转化;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都市型工业,加速完善城市经济体系。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围绕优势矿产资源和茶叶、中药材、生猪等农林特色资源,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坚持绿色、生态原则,加快新型工业园区建设,以园区为载体,延伸和完善产业链,重点发展烟草、机电加工、矿产冶金、新型建材和农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促进工业经济大发展。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充分利用我县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天汉水城、龙岗寺文化园区、小南海景区和汉江南岸生态休闲旅游带的开发建设;深度挖掘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龙岗遗址文化、陕南民歌等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自然生态资源与地域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同时,主动承接汉中市中国汉文化展示中心的打造任务,以天汉水城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打造中国汉文化体验区。整合生态、文化资源,强化南郑旅游特色,促进旅游经济大发展。
“3”:三大目标
——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为契机,以城市经济、园区经济和旅游经济三大经济为核心,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与开发,实现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全力打造陕西经济强县 。
——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水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及龙岗遗址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陕南民歌等文化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延长和完善旅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西部旅游休闲目的地和汉中市休闲度假花园,努力将南郑建设成为陕西旅游名县 。
——依托南郑生态优势,提升城市及新农村规划与建设水平,实现人居环境景区化、娱乐化、休闲化、通畅化、服务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齐全,努力把南郑建设成为陕西最佳人居县 。
(四)发展目标
“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实现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六项指标翻番。
综合实力大幅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达到150亿元,经济结构由17.4︰51.9︰30.7调整到12.2︰55.5︰32.3;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5%,达到29160元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达到108亿元,五年累计完成3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达到6.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1%,达到39.8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达到174亿元,工业增加值68亿元,年均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5%,达到154亿元;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5%,达到35.9亿元;旅游总人数年均增长40%,达到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48%,达到19亿元。
社会民生大幅改善。到“十二五”末,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8%,达到336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9%,达到11570元;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5‰ 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 98.5%;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达到98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98%。
和谐社会成效显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投入进一步加大,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初中入学率达到98%,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小于4.5%;失业保险参保覆盖面达到98%;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县城与大河坎城镇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1%,林木绿化率达到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