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政府!
站内搜索:

解读《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7-08-25 来源: 发布机构:政府办 点击次数: 次

访谈内容

主持人:

    通报议题、解读政策,关注执行。各位好。欢迎来到陕西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的现场,我是主持人玉洁。我们今天要来解读的政策文件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

    医联体其实并不是个新名词,早在2009年,我省部分地区就开始医联体试点,2015年,在全省全面推开,成为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屏障。这一次,在全省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建设,会给陕西的医疗卫生市场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们老百姓以后看病会有新的体验和感受吗?今天我们请到了三位来自卫生计生领域的政策解读人。他们是:省卫计委副主任孙振霖;西安市卫计委副主任王红艳;延安大学医疗院长祁军利,我们还特邀了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毛瑛教授参与点评。

    同时,欢迎我们现场的媒体朋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者代表和暑期见习的大学生朋友们,欢迎各位。

   医联体是重大的民生改革措施,我们就是要让优质的医疗资源上下联动起来,以医联体之通破解群众的看病之痛。新医改已经进行了8年之久了,卫生计生领域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比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那么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能否改变我们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呢?

 

孙振霖:

    见习的大学生,媒体的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大家关注陕西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发展的有关情况。

    刚才主持人谈到这个问题,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工作,把人民健康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也到各地多次调研,要求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体系。今年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要求各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医联体的建设工作,应该说国务院文件的印发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遵循,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首先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有了很高的期盼,对健康也有很高的要求,作为医疗卫生系统要呼应人民群众的需要。

    第三,这么多年来,医疗卫生系统一直在积极探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经过这么多年的医改,我们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基层的服务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人才队伍也得到了加强,大家感受最深的,我们的医保覆盖面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现在我们的优质资源总量不足,分布还不均衡,大医院还是人满为患,同时基层的人才还是不足,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必须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推进医联体的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措施,所以这么多年来,全省卫生计生系统一直在不断积极探索,从09年就开始,我们开始对口帮扶,靠技术帮扶这样一种形式,到2012年我们就推出了县镇一体化,镇村一体化,优化县镇和村这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2015年我们推出了分级诊疗,把医联体的建设作为推进分级诊疗的一个重要的措施,一个手段、一个平台来推进分级诊疗的工作。实践证明,医联体的建设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概括起来大的背景有这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有号召,人民群众有需求,全省医疗卫生系统有积极的响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求各地进一步推进医联体的建设,推进医联体的发展。

 

主持人:

    我们听您讲了这么多医联体出台的背景,到底什么是医联体呢?

 

孙振霖:

    医联体就是把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比如由三级医院牵头,由二级医院和若干个社区中心共同组成医联体,按照就近、自愿的原则,把这些机构组织起来,为什么这样组织?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效的统筹资源,有效的协作,为老百姓提供全程的医疗服务。

    谈到医联体,医联体的宗旨就是共担、共建、共享,共担就是共同承担责任和风险,共建是指医联体是一个有效的组织,有管理的组织,我们要求医联体要建立理事会,建立监事会,还要制定章程、制度来有效运作。还有共享,我们有四个方面的共享,在医联体内首先是人才的共享,我们下级医疗机构的人员可以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工作,上级医疗机构的人员可以到下级医疗机构坐诊、指导、帮扶。还有在医疗设备方面的共享,我们提倡条件的三级医院可以组建大型的消毒供应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医学检验中心,为大家提供统一的同质化的医疗服务。还有一个共享就是信息共享,我们提倡在医联体内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更好为老百姓提供医疗保障。第四个就是品牌的共享,因为我们在医联体的建设当中要求我们大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派驻管理人员、加强质量管理,使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逐渐向大医院看齐,保证为老百姓服好务。

 

主持人:

    陕西09年先行进行医联体的建设,咱们陕西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以供大家分享吗?

 

孙振霖:

    陕西从09年就开始这方面的探索,现在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总结出来四种模式。第一,在城市要组建医疗集团,由三级医院若干二级医院甚至加上一级医院按照就近自愿的原则组成一个医疗集团,这是在城市。在县区要组建医共体,由县级医院牵头,若干个乡镇医生院和村卫生室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医共体,在县域内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和统筹,可以更好地使老百姓得到健康保障。第三个就是建立专科联盟,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主要是利用三级医院的专科优势和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主委所在单位的专科优势,来建立专科联盟,主要是进行技术协作,像西安市儿童医院组建的儿科专科联盟,西安市四院组建的眼科联盟,省肿瘤医院组建的肿瘤专科联盟,结核病院组建结核病联盟,还有精神病的专科联盟等等,前一段时间我们还有中日友好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我们省的若干三级、二级医院组建的呼吸专科联盟,都属于这样一个类型。专科联盟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提高基对疑难重症的救治能力。第四个是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我们提倡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就是要求所有的三级医院都要与下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协作机制,来对基层医院进行远程的医疗、远程的会诊、远程的教学、远程的培训、远程的指导,提高基层的服务能力。在所有的医联体建设当中,更提倡建立紧密型的医联体,因为紧密型的医联体更有利于资源统筹和协作,能够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服务。

 

主持人:

    医联体的建设其实是破解无序就医的一条新路,是大医院小医院共同发展的新模式。西安集中了全省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在推进医联体建设、促进资源下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红艳:

    西安市是个省会城市,医疗资源非常丰富,一方面给我们市民就医带来了很大便捷,但是同时对我们实行分级诊疗制度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所以在15年的时候,在我们省卫计委的直接指导下,我们西安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医联体的试点工作,西安市的医联体的工作也做出了一点成绩。目前西安市的医联体总共有36个,在城区区域性的综合性的医联体16个,专科医联体12个,同时基于我们县镇村一体化的医供体有7个,应该说从国家到省上目前来推荐的或者比较成熟的一种医联体的模式在我们西安市都有比较具体的一些实践的案例。我们医联体在这两年的工作当中,通过专科帮扶,我们优质资源的下沉,包括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应该说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目前我们的体会有这么几点。第一顶层设计整体统筹谋划,西安市资源非常多,怎么整合好利用好我们这个资源,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省卫计委给了我们很多具体的指导,同时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也非常重视。我们医联体的工作包括分级诊疗工作已经纳入全市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正在全面安排落实,在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对这项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和要求,并且加以考核,我们市级的各个部门也是按照工作职能协同推进,我们西安市也陆续出台了西安市分级诊疗的实施意见,包括西安市医联体建设的具体方案,从而提高了我们整体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这是一方面。

第二,我们西安市的医联体的建设还是比较有特点的,主要突出四个方面。第一就是统筹发展突出特色,我们统筹发展主要考虑到根据我们的行政区划,根据我们医疗机构的具体特点,包括他们病人的就医半径,根据百姓的就医习惯,在我们城区按照行政区划划分了不同区域医联体。同时大家也非常清楚,我们市四院、市儿童医院等,在眼科、骨科、中医等方面都非常具有优势,牵头组建了专科医联体,我们现在把它叫做专科联盟,他们跨区域的让所有具有专科特色的医疗机构组建起来之后,把我们专科的优势发挥下去,让老百姓也能就近享受到一些专科的优势服务,这是我们在整个的发展过程当中统筹安排,还是有特色的。第二我们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因为西安市的资源非常多,在这儿也非常感激我们驻西安的省属的、军队的、职工医院都积极参与到了医联体的建设当中,我们目前全市市域内的三级医院全部参与了我们医联体的工作,应该说我们医联体在整个三级医院,包括二级和基层全部覆盖到了。第三我们还是多元的探索,而且形式多样,我们中间医疗机构也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包括医联体单位的参与度的意愿和要求,我们有紧密型的也有松散型的,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直接托管的,有院办院管的,还有技术帮扶、技术协作的,包括军民共建、民营参与等等,形式非常丰富,这也是我们医联体建设的一个特点。还有一个特点,我们的构架是清晰完整的,同时管理比较丰富,我们医联体既有三级医院,也有二级医院,我们构架比较完整,同时在每一个医联体通过制定理事会的章程来协同管理,包括对一些牵头单位赋予了一定的医政管理的职能,更好发挥我们医联体的作用。    

第三,我们还是加强三医联动,提出一些保障措施,确保我们医联体的工作能够稳步推行。这里面有几项工作还是有必要跟在座的各位朋友做一下介绍:第一个我们优化资源布局,西安市的城市骨架正在拉大,老百姓对新建的开发区就医等也提出要求,从市委市政府来说这几年也确确实实加大了财政投入,大家也能够看到我们在城市南北,包括新建城区,我们通过新建迁建了一些大的公立医院,让这些区域的老百姓就医可及性更高一些。同时我们对基层卫生通过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建设来优化我们的服务环境。第二个关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这两年我们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招聘本科大学生累计1200名,到我们基层工作,同时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专科培训、骨干医生培训、全科医生培训提升基层人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最后我们还是通过我们医保医药的联动来完善我们的分级诊疗的政策,也推动我们医联体的建设,我们在一级二级医院降低了报销的起付线,提高了百姓就医报销的比例,用医保差异化的政策引导老百姓到我们基层就诊。同时我们放宽了药品使用的限制,希望百姓就医的时候在基层药品的使用上能够很好的和大医院对接,上级医院的药品最好在基层能够顺利使用到,所以我们放宽了一些政策,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医联体的建设也推动了西安市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目前西安市逐步建立起了符合西安实际的也符合西安特点的医联体+全科医生,在远郊区县县镇村一体化的分级诊疗的模式。

 

主持人:

    从王主任的介绍中可以看到西安在医联体建设中做到时间早、特色全、种类多,而且是有细节的,而且有统筹,在09年咱们做的是很早的,而且在2013年医联体已经成为了全国医改的热词,全国各地兴起了医改的医联体的热潮,但是目前还是能看到大医院依旧的门庭若市,但是小医院门前冷落"的状况依旧是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为什么?依据新出台的意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王红艳:

    我们发现有两个原因是造成刚才您说的局面。第一个我们基层的能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人员的技术水平诊断能力,我觉得现在相对来说,基层医疗机构和我们大医院来比还是比较薄弱的,这是实际情况,我觉得基层能力的提升确实需要很系统和长期的努力。第二个方面我们前面也说到了,西安市资源非常丰富,老百姓可以很近距离接触到很好的医疗资源的时候,他形成了一种就医习惯,这种就医习惯在短时期内转变下来还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引导百姓按照分级诊疗工作的要求来进行就医的选择,这个问题在我们这两年的工作当中都发现到了,但是基层能力的提升确确实实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这一次省上又出台了建设的实施意见,我觉得对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第一,怎么样才能提升我们基层的服务能力,有这么几点。第一个我们常说的家庭医生,实际上要给每一个家庭配备一个让他信任的家庭医生工作量很大,我们全科的数量是不足的,同时由于工作繁重,他能不能够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家庭提供优质的家庭医生的服务,当你身体有不适的时候问一下家庭医生到哪里去就诊,我觉得配备一个合格的家庭医生非常重要。

    第二就是基层的能力,我们现在要营造好的环境和条件,让优秀的,能解决老百姓问题的这些医生要能够有留在基层的环境和氛围,这个非常重要。我们这次的实施意见当中也明确了要在绩效考核薪酬制度改革等方面要做出积极的努力和探索,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我们协调其他的部门,这个问题也会逐步来解决。

    第三我们也考虑到医联体确确实实在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在松散型和紧密型医联体工作当中,紧密型医联体的效果非常明显,松散型的虽然有效果,但是我觉得效果不如紧密型,所以我们在下一步工作当中,也包括我们省上出台的实施意见当中明确要求我们西安市一定要建两到三个紧密型的医联体,通过我们采取这些方式,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长期以来面临的基层能力不强,基层就诊人数比较少的局面将会逐步得到改善。

 

主持人:

    按照您说的咱们医联体要真正运转起来要大手拉小手,说到大手拉小手今天现场我们也请到三甲医院代表,延安大学医疗集团宜川分院的祁军利院长,我想咱们延安大学的医疗集团作为典型的三甲医院,在建设医联体的时候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呢?

 

祁军利:

    现场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延安作为老区,因为自然和历史原因,目前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老区群众对医疗体制改革有着殷切的希望和迫切的需求。所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早在2009年就探索县医院托管,这是我们最早进行医联体的探索,到2013年底在省委省政府、延安市委市政府、省卫计委、市卫计局和延安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延安医疗集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作为延安医疗集团的总院,同时总院又成立了四家县级分院,一个洛川、一个延长、志丹和宜川,还有延安市的传染病院。在运行过程中我们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做法。

    1.注重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我们现在有五大机制的创新。建立紧密型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管办分离运行机制、集团运行保障机制、集团人才培养流动机制、集团科学分配机制。

    2.通过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技术标准,这四个一体化,不断加强集团各分院内涵建设与能力建设。

    3.推进集团信息化建设,加快实现集团内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主持人:

    在建设医联体的过程中咱们有没有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呢?

 

祁军利

    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分院的影像诊断、病理诊断能力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提升,包括人员和设施设备,特别是分院的基础设施和人员水平比较低,这是合理分级诊疗的起点。

    二是集团整体的急诊急救体系还不完善,我们自身的学科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总院主要就是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总院能够发展各分院才能信任、患者才能愿意来,我们总院也能承接住转诊的病人。

 

主持人:

    随着医联体的建设,我们的政府对咱们医院有了新的要求,因为延安大学的医疗集团可以算得上是咱们陕北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了,面对政府新的要求以及我们百姓更多的需求,还有刚刚提到的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打算是什么?

 

祁军利

    一方面是品牌的平移、管理下移、技术服务嫁接,另一方面将以总医院智慧医院建设为依托,搭建起医疗集团数据和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通过集团内的人才培养、在线诊断、慢病管理、手术指导、急诊急救体系建设等落实好分级诊疗,然后帮带各分院的诊疗水平。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陕北区域的医疗中心,因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在陕北来说规模、技术是最大的三甲医院,要辐射周边,实现医疗服务集团化、分工化、协同化和精细化,让老百姓在当地享受到优质资源的下沉,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真正让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主持人:

    听了王主任和祁院长的介绍,在西安地区延安地区医联体的建设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请问孙主任目前全省的医联体建设进行的怎么样?

 

孙振霖:

    截止到目前我们全省已经组建了57个医联体,覆盖到600多家二级医院和1000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我们陕西医联体的建设得到了国家医生计生委领导的肯定,中央电视台也对陕西的医联体建设做了专题报道,报道过西电医院-宁陕县医院医联体的建设情况,也报道过我们延安医疗集团的情况。下一步,我们的工作目标,在今年年底,我们要完成各种类型的医联体的建设工作,要求每个地市都要组建一个紧密型的医联体,刚才齐院长也谈到,紧密型的医联体效果往往大于松散型的医联体。特别我们提出对于发展比较好的、比较快的西安、宝鸡、延安多组建几个,要求他们组建两到三个紧密型的医联体。到2020年我们要求全面推进医联体的建设,完成医联体的政策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我们要求所有的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都要参与到医联体的建设当中,我们也积极欢迎民营医院参与到医联体当中来,实现让我们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一个共同体,来推进我们分级诊疗的格局,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这样一个分级诊疗的新格局。

 

主持人:

    咱们下一步想要建成什么样的目的呢?

 

孙振霖: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求我们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能够参与到医联体中来,能够为老百姓提供全面、全程、全生命周期的这样一个服务,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还有就是要实现我们在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发展实施意见当中,也是省政府出台的文件当中所提到的,要实现我们的医疗发展模式从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主持人:

    咱们陕西的老百姓,在西安和延安一些地方进行了先行试点,他们提前享受到了医联体带来的福利,咱们陕西省全省的人民什么时候能够享受到医联体的服务呢?

 

孙振霖:

    随着医联体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会更加紧密,今后会有更多好的医生下沉到基层,老百姓看病会更加方便、更加便捷、更加省心,也会更加省力。具体来讲在医联体内由于医疗人才的流动,有更多医生会下沉到基层,我们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就在家门口得到了解决,所以使看病更加省力。在医联体内建立顺畅的双向转诊机制,今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家庭医生团队,这个家庭医生团队,就会根据你的病情做出一个判断,会帮助你预约专家,安排住院、安排检查,享受绿色通道,不用去挂号,可以说在这个医联体内看病有人管,使你看病更加省心。同时在医联体看病也会更加省钱,当需要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的时候,在医联体内仅仅收取两级起付线的差额部分,如果需要下转到基层的医疗机构康复,不设起付线,所以减少了老百姓的负担,这样使看病更加省钱。随着医联体建设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老百姓看病会更加便捷、会更加省心,也会更加省力。

 

主持人:

    孙主任的说法让我们理解,以后是资源跑,医生跑,我们患者不用跑,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看专家。

 

孙振霖:

    对。

 

主持人:

    听了具体的讲解,毛教授是研究医保制度和医改政策的,您是如何看待医联体对于解决我们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问题所起到的作用的?

 

毛瑛:

    大家下午好,这个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无论从国际的经验还是我们国家现在各个省、各个市、各个县已经探索的医联体的经验来看,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是对城市大医院优质资源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所以大家都拥到了城市的大医院,看一看一附院,看一看西京医院,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星期一的早晨他们就是我们康复路当年的盛世,这就说明老百姓对优质资源非常需要,所以就难,你都聚在这一个地方,服务是有限的,所以造成了医生看病的时间比较短,医患矛盾比较紧张。我们到五星级酒店去,我们钱包有钱了才会选择,如果我们没钱会不会选择?不会,我们会到经济型酒店,但是看病不是这样的,当然这个可能跟我们住酒店还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说什么呢?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对城市的医疗资源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如何能够让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能够得到缓解,我想医联体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医联体推行是让分级诊疗,引导老百姓普通的疾病就去合适的医院诊疗,而不要都拥到城市的大医院。医联体的作用就是要提升基层的卫生服务能力,无论在人才还是技术能力上,我们要实行紧密型的合作,我们会用一些政策来引导这次医联体政策的贯彻,让基层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医联体现在紧密型的也让三级医院比较疲惫,可能还会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来完善,让三级医院帮扶,帮他们造血,不要帮他们输血,你总去输血是一种被动的,下面我想在我这个团队的研究中也会关注造血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输血的问题,我也希望我们这个政策在推开的过程中也要总结我们现在已经试点的那些地区他们造血能力比较差的关键问题在哪里,出台相应的政策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医联体确实是一个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有效的改革举措。

 

主持人:

    从您的长期观察研究,您认为在医联体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最难突破,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毛瑛:

    两个问题,一个是社区首诊,第一次就诊应该在社区,但是现在为什么不愿意去社区呢?是一个信任问题,不信任基层的医疗机构的医生。第二个问题转下来的病人基层要能够接得住,刚才王主任也说了,现在咱们西安市也在推动,为了能够让他接得住,就把一些药品放开,因为三级医院用的药品和二级医院用的是不一样的,所以把患者转下来,用不到相应的药品他是拒绝的,而且我们医联体这次政策推开以后,希望能够解决。我既然在这个医联体内,就不要让我变成几家医院独立的操作,就办个转院就OK,不要再办转院出院,这种的手续就没有了。基层医生的人力,除了三级医院的帮扶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刚才王主任说的他们大力招聘了一些医学生到基层去,我也参观过丈八社区,一些有志的年轻人愿意在社区服务,但是由于一些招聘上的障碍可能影响了他们去基层,比如收入上的障碍,因为医生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有所不同,同样的一个学校毕业的,同样班的同学,有些人他就要考虑,医生要考虑职业的规划,不仅仅是一个收入的问题,所以不要说医生都是为钱而去的,因为在国际经验来看,如果我们比同年级毕业的学生,如果我到边远地区去的话有很强的扶持政策,包括你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都是有的,但是我们现在这一块有些缺失。所以我觉得教育、卫生要重视他们人才的培养,但是人社、编办包括财政要注重他们的招聘以及他们的绩效问题可能都要去考虑,这样的话才能让大学生愿意去基层,上级医院帮扶的时候才能让这些有志青年愿意留在基层。

    另外谈一下医保的问题,医保我们知道在患者看病的时候我们叫做第三方,这个医保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医保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规范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它这些职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以在社区首诊,刚才所说的家庭医生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我想医保还是有很多工作去做的,我也想借我这个团队的力量推动这个工作开展起来,谢谢。

 

主持人:

    谢谢毛教授给出的建议。每个人都会生病,在座的各位除了台上的几位解读专家对于文件的解读以外,台下的各位也很关心医联体的实施意见,我们不妨把时间留给台下的媒体记者,看看他们对于医联体的建设实施意见又什么样的问题。

 

人民网:

    请问王红艳副主任,通常在看病转院就医时我们经常会做一些重复的检查,如何做到各医院检查结果互认?

 

王红艳:

    实际上医疗机构看病,关于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一直都是我们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国家卫计委,省上市上都做过一些制度性的安排,要求我们医疗机构在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实行我们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这项工作对于简化我们就医的流程包括降低就医费用都有很好的作用。但是现在随着医联体工作开展,这项工作也在逐步推进过程当中,希望大家关注两个点,要进行互认,首先要关注我们医疗的同质化,包括设备、技术、能力、诊断的水平,如果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够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觉得会给我们的患者带来一些意外的麻烦,所以我们觉得需要关注,第一个就是质量的同质化。第二个要关注医疗安全,大家也知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它特殊的规律,特别是一些急症,可能今天的情况和昨天的情况在检查上就完全不同,这个也要靠我们医生通过全面的诊查了解判断,哪些能够去互认,那些不能互认,所以我们在检查互认的时候,一定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医生耐心细致的诊治来实现,这一次我们省上出台了医联体的实施意见,就是要解决大医院,刚才孙主任说到了几个共享,实际上就是有信息、有质量,包括服务的共享,搭建起这个平台让我们医疗质量的管理逐步实行同质化,我想特别是医联体的推动将会为我们检查结果互认奠定非常好基础。

 

华商报:

    咱们现在要求三甲医院帮扶基层医院,关于医生专家他们的积极性是怎么调动的,怎么样是一周去一次改为长期的,咱们是通过哪些方面调动医生的积极性来实现优质资源的下沉。另外咱们医院医联体的建设中,你们有没有利益的分配和盈利,这样的话才能长期发展。

 

祁军利: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们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现在延安医疗集团是总院,我们在09年就探讨医改,拓宽县级医院,所以我们专家下去以后一个是帮带,第二就是我们医院从绩效方面给予倾斜,另外卫计委的出台将晋升职称的医生要下派下去。同时我们总院还有到社区医院出专家门诊,因为现在医疗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我们的专家在帮带基层医院社区医院的同时也能实现有效分诊,能把基层和社区的重症病人转到他们科室,我想这两个方面都有积极性。

    第二个问题,我们和分院的利益共赢。我们拓展洛川医院的时候是有协议,按照当时业务收入的分成比例给我们总院要有一定的绩效,因为基层医院确实他们的业务管理以及他们的效益都比较差,既然我们是探索医改,要实现长期共赢,当时是按照一定比例给我们总医院抽绩效,但是我们没有抽,主要还是以帮扶基层为主,我们是紧密型,下派下去的院长团队都是我们院优秀的管理人才,同时还要带下去专家服务团队,也要激励他们下去,给他们压力,把基层医院带起来。另外,我们已经运转两年了,帮扶基层可以说做了医改的贡献,因为延安市作为国家第二批医改示范市,也需要不断探索,实现共赢。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陕西农村报:

    我问一下孙主任,刚才孙主任介绍了四个共享模式,老百姓看病真不难,加上基层医疗基础建设,老百姓现在看病真不难。医联体实施以来,医联体实际上是抱团,就是把上面人分流下去,医院和底下的人除过看病难以外还解决了什么问题?

 

孙振霖:

    看病贵还是看大病贵,看疑难重症贵,这方面从医保的角度来讲,我们国家深化医改以来我们医疗保障水平在不断提升,医保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还建立了大病的补充保险,国家在采取综合的手段,一方面我们医疗机构降低医疗成本,一方面要求医保给我们广大老百姓提供更好的保障,所以也是采取一个综合措施,让大家感觉到看病不再贵,我相信随着国家经济越来越好,医疗保障水平会越来越高,也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说大医院都愿意搞医联体,我们医疗机构是按照功能定位的,大医院看大病,小医院看小病,使他们各自按照各自的定位去发展,如果形成一个紧密型的医联体,作为一个紧密型的医联体就会考虑我们的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所以会统筹资源实现分工合作发挥它最大的效能,这是医联体最大的效果。大医院通过这个过程当中,它要看大病,看疑难杂症,更好提高医疗救治水平,根据不同的分工,小病在基层,大病在大医院,使我们老百姓会得到质优价廉的服务。

 

陕西日报社:

    请问王主任,多点执业是我们医疗系统非常有利的探索,但是在之前多点执业的效果收效甚微,这次全省开始推进医联体的建设,对于多点执业会不会有一个带动作用,之前为什么咱们多点执业推不下去?

 

王红艳:

    在医联体以内的医生,他在医联体的注册不需要办理多点执业的手续,对医生在医联体的执业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另外,多点执业大家说政策叫好不叫座,包括陕西省,包括西安市出台的多点执业办法过程当中以来,真正多点执业的人数并不是很多,一方面在前期多点执业过程当中手续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都要通过第一执业地点的医疗机构的同意才能够到第二职业地点,对医生来说我在第一家医疗机构要到第二家的时候必须要让原来的单位同意,医生是有顾虑的,他害怕原来的医院认为他不专心在本院工作,这是一个。第二个目前现在实际上需要多点执业的大多数是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包括一些民营医疗机构,但是目前我们这些医生往往去这些基层医疗机构数量是比较少的,所以为什么陕西省出台多点执业实施意见当中,是希望我们在有三个多点执业的地点当中,最好有一家基层医疗机构,我们通过多点执业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希望一些优秀的大夫到基层去给老百姓提供服务,这是最主要的两个原因,随着我们在多点执业办法修订的完善过程当中,应该说程序越来越简单,包括这次医联体关于多点执业的规定,我想会有一些改善,同时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医生能够到我们的社区乡镇去提供一些服务。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学生:

    我的专业是预防医学,所以说咱们省的医联体建设和我的专业是相关的,结合咱们省的实施意见,咱们医保作为第三方是如何对医疗建设双方进行一些作用的?

 

毛瑛:

    刚才孙主任、王主任都已经讲过了,医保在医联体建设中起的作用我刚才已经说了,第一个除过作为第三方给就医者进行买单以外,它还有其他的作用,有控费的责任,这个控费不是简单粗暴给医院一个总额,你超了总额百分之多少我给你多少制,并不是这样的,在关注医院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然后再说如何来控费,现在医保还没有作为跟医疗机构坐下来谈监管,没有监督医疗质量的作用,我认为还没有充分体现它的作用。同时引导患者合理就医,这个目标目前也没有很好的实现,当然医联体我们这个实施意见出台以后,我相信医保部门会坐下来好好的研究这个问题,我也会跟他们去合作,来使这个问题能够落地得到解决,因为我们现在的医保是城乡居民医保目前和城镇居民医保是分两个部门在管理,分级诊疗不是一个部门的问题,还有一个跟医院结算的机制问题。

    医联体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让它成为大医院的分院,所以这个下面可能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关键在医保。当然医保它也有这方面的顾虑,这个是医保今后要做的工作。

 

主持人:

    如果说我们把医院看成是供给方,把患者看成需求方,那么我们就能够从各位的解答中感觉到,医疗领域遇到的问题就是结构的不合理,和供需的失衡,现在医疗体的建设和发展其实是对于分诊医疗秩序的重新构建,能够让优良的医疗资源活血化瘀,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看到专家,费用降低了,得到更加价廉而且安全的医疗服务。也非常感谢今天在座的几位解读人对于我们政策的解读,也感谢毛教授的点评,感谢各位到达现场和我们共同聆听我们政策的解读,如果您对吹风会有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

 

提问:

    我把全省的县级医院几乎都跑完了,但是我作为一个老同志有点看法,现在医联体基本上都普遍结合起来了,但是现在我就感觉到多与少的问题,大与小的问题,这会不会以后产生矛盾,比如最近陕西省第四医院有100多家给他们建立医联体,大的有区级县级医院,小的还有社区的卫生所,还有省医院,省医院十几家基本都是县级医院,这个大医院和小医院,咱省卫计委有没有可能统一区域划分?请孙主任说一下这个矛盾会不会划分,咱提前能采取什么措施把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

 

孙振霖: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省政府要出台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建设发展指导意见的背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医联体建设当中,我们发现有一系列比较松散的,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的问题,所以省政府出台这个文件就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医联体的发展,引导医联体科学健康的发展,推进它有序诊疗,使我们整个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的效能发挥得更好,这就是我们出台这个文件的初衷,这是今后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方向。

 

主持人: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吹风会就到这里结束了,如果大家对于吹风会有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大家登陆陕西政府官网或者邮箱给我们留言,谢谢各位,我们下期吹风会再见!